杜兰特直言,他不理解为什么阿泰斯特加盟湖人没人骂是投敌,而他加盟勇士就被贴上叛徒标签。本质上,这两件事的背景与外界认知的偏差,才造成了舆论的巨大反差。
杜兰特提到阿泰斯特加盟湖人时,联盟氛围与现在完全不同。那是在2009年,湖人刚刚在总决赛击败魔术,科比带领球队正值巅峰。阿泰斯特是在火箭并未真正参与总决赛争夺的情况下投奔湖人,这样的转会更多被解读为追求总冠军,而非直接加入死敌阵营。
彼时的社交媒体还不发达,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体育新闻和球迷茶余饭后的议论,缺少成规模的网络批评。阿泰的个性外露、好胜心强反而让人觉得他去湖人是一场更有看点的合作,而不是背叛。而且火箭和湖人并非死对头,对抗历史并不足以触发球迷的强烈情绪。
杜兰特还指出,阿泰在火箭的赛季虽精彩,但并没有形成让球迷感觉“如果留在原队就能夺冠”的现实预期,所以没有投敌的标签。相反,更多人认为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选择,在职业篮球里很普遍。
再加上湖人的位置本来就是联盟焦点,吸引想要争冠的球员加盟并不稀奇。阿泰加盟被理解为互补——科比需要防守和硬度,阿泰需要冠军舞台。整个过程既不存在击败对方后立即联手的争议,也没破坏球迷的心理底线。
从这个角度看,阿泰加盟湖人不是投敌,是因为背景条件、竞争关系和当时的舆论生态都不一样,这种选择更容易被接受。
杜兰特说到自己加盟勇士时,心情非常复杂。在2016年的西部决赛,他所在的雷霆和勇士打到抢七,最终雷霆2-3领先却被逆转淘汰。短短几周后,他宣布加入勇士,这让很多球迷感觉是“刚打翻脸就去别人家”的戏码。
当时的勇士是73胜9负的历史级常规赛冠军,又是刚淘汰雷霆的对手,舆论就自然把这看成是向敌人投降。特别是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,这类决定被放大解读,瞬间形成强烈批评的浪潮。
杜兰特的加盟让勇士变得更强,很多人觉得联盟的竞争平衡被打破了。相比阿泰加盟湖人时的背景,这次转会刺激了更多人的情绪。雷霆球迷认为这是背叛,其他球队的球迷觉得这是“抱团取胜”,整个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杜兰特。
杜兰特直言,叛徒这个词其实是感情化的标签。雷霆曾是他一手帮助崛起的球队,与球队共同经历了多年的季后赛洗礼,这种感情让离开变得更加敏感。而阿泰与火箭的关系并没有那么深厚,持续时间也短,转会冲击力远不及他的情况。
另一个原因是,杜兰特加盟勇士后立刻夺冠,两连冠的过程更加强化了外界“捷径”印象。在很多球迷眼中,这不再是正常的职业选择,而是刻意规避最艰难挑战的行为。
他也承认,当时自己低估了公众情绪的力量。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反应让事件发酵到了难以逆转的程度。和阿泰时代不同,现代球员的决定会被实时分析、反复传播,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争议源。
最终,杜兰特认为,两次转会环境差异巨大:不同的比赛背景、公众感知、竞争关系、信息传播速度,共同影响了结果。阿泰加盟湖人不是投敌,而他加盟勇士却被说成是叛徒,这背后更多是时代与情绪的碰撞。
不管外界如何定性,杜兰特和阿泰的选择都属于职业生涯的一部分,但两人所处的历史时刻与关系链的不同,决定了他们的舆论命运。